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关键金属冶金的科学基础重大研究计划2024年度项目指南,请申请人及依托单位按项目指南所述要求和注意事项申请。
关键金属是指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需、供应风险较大且需要重点保障的稀有、稀散、稀土与稀贵等金属。为推进冶金产业升级、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供应链安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关键金属冶金的科学基础重大研究计划。
一、科学目标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用关键金属,探索关键金属元素富集分离与纯化的新机制,建立关键金属元素超常富集、相似分离、超纯制备的新方法,形成强选择性的冶金技术体系与科学基础,构建关键金属冶金的研究新范式,推进冶金产业升级,保障关键金属供应链安全。
二、核心科学问题
本重大研究计划围绕以下三个核心科学问题展开研究。
(一)关键金属元素的富集提取机制。关键金属元素的富集提取新体系;复杂溶液体系中关键金属元素的富集提取新机制;熔盐分离体系中关键金属元素超常富集新过程。
(二)关键金属相似元素的高效分离原理。关键金属元素的相似性、“主客体”作用与靶向识别新机制;关键金属相似元素的高选择性分离新原理及过程调控。
(三)关键金属超纯制备过程调控规律。关键金属制备过程中杂质元素迁移规律、多场耦合纯化机理与过程强化机制;超纯关键金属材料的晶相演变与遗传阻断新机制。
三、2024年度资助研究方向
(一)培育项目。
突出强调超出冶金学传统研究范式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原创性思路。优先支持探索性强、学科交叉特征明显的项目。
1. 关键金属元素的富集提取新机制。
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关键金属元素选择性提取新原理与新方法;(2)复杂混合分散相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超常富集新机制;(3)关键金属冶金过程热力学、动力学及过程强化新方法。
2. 关键金属相似元素的分离新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关键金属相似元素分离的新原理与新方法;(2)共伴生体系中关键金属相似元素的多尺度分离新方法;(3)关键金属相似元素分离过程动力学原位表征新技术。
3. 关键金属的超纯制备新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关键金属超纯制备过程中杂质相间迁移与过程强化原理;(2)关键金属的多物理场超纯制备新技术;(3)超纯关键金属中痕量杂质检测新技术。
(二)重点支持项目。
突出强调关键金属冶金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优先支持研究基础好、创新性强,有望在锂、镍等超常富集,镓、铟、锗等超纯制备方面实现突破的项目。
1. 低品质关键金属资源提取冶金新方法。
(1)针对低含量、高杂质的关键金属冶金溶液体系,创新选择性富集机制,形成低浓度关键金属直接提取冶金新方法,有效提升关键金属回收率如锂浓度小于200 ppm的盐湖原卤直接提锂,锂回收率达到80%以上。
(2)针对粘土型关键金属低品位矿产资源,创新选择性提取机制,形成绿色原位提取冶金新方法,有效提升关键金属浸出率。如典型粘土锂矿原位提锂的浸出率达到70%以上;红土镍矿原位提镍的浸出率达到80%以上。
(3)针对废旧电池、电子产品等城市矿产资源,创新选择性分离方法,形成废旧电池等城市矿产资源中关键金属再生新机制与绿色提取新方法,主金属回收率达到95%以上。
2. 关键金属元素深度分离新方法。
(1)针对溶液体系或熔盐体系中关键金属相似元素的深度分离,创新元素或分子的特异性识别、电化学体系设计及分离过程强化等方法与机制,形成关键金属相似元素深度分离的新方法、新技术与新体系。
(2)针对共伴生关键金属元素的高选择性分离,借鉴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中与元素分离相关的原理或方法,探索共伴生关键金属元素分离的新思路,形成关键金属元素高选择性分离新方法、新技术与新体系。
(3)针对大宗金属冶金或煤燃烧过程中关键金属的高效分离,创新金属元素迁移调控等方法与机制,形成关键金属元素分离的新方法、新技术与新体系,有效提升关键金属综合回收率。如铜铅锌伴生的铟综合回收率达到80%以上;铝伴生的镓综合回收率达到60%以上;煤伴生的锗综合回收率达到80%以上。
3. 关键金属(铟、镓、锗)超纯制备新方法。
(1)针对铟、镓、锗关键金属的超纯制备,创新杂质配分调控与定向脱除等方法与机制,形成关键金属超纯制备新方法与新技术。针对电子信息用关键金属高纯材料,如铟、镓纯度达到8N以上,锗纯度达到13N以上。
(2)针对高纯关键金属中痕量杂质的分析检测,探索痕量杂质与金属的作用机制,建立痕量杂质定量分析新方法与新标准,检测灵敏度达到ppb级。
四、项目遴选的基本原则
(一)紧密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注重需求及应用背景约束,鼓励原创性、基础性和交叉性的前沿探索。
(二)优先资助能够解决关键金属冶金的科学基础难题或超出冶金学传统研究范式的研究项目。
(三)重点支持项目应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前期积累,对总体科学目标有直接贡献与支撑。
五、2024年度资助计划
拟资助培育项目20- 25项,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不超过8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3年,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5年1月1日—2027年12月31日”;拟资助重点支持项目6- 8项,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3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4年,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5年1月1日—2028年12月31日”。
六、申请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条件。
本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
(二)限项申请规定。
执行《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中限项申请规定的相关要求。
(三)申请注意事项。
申请人和依托单位应当认真阅读并执行本项目指南、《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和《关于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中相关要求。
1. 本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
(1)申请人应当按照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中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的填报说明与撰写提纲要求在线填写和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
(2)本重大研究计划旨在紧密围绕核心科学问题,对多学科相关研究进行战略性的方向引导和优势整合,成为一个项目集群。申请人应根据本重大研究计划拟解决的具体科学问题和项目指南公布的拟资助研究方向,自行拟定项目名称、科学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相应的研究经费等。
(3)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重大研究计划”,亚类说明选择“培育项目”或“重点支持项目”,附注说明选择“关键金属冶金的科学基础”,受理代码选择T01,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不超过5个申请代码。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
(4)申请人在申请书“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部分,应当明确说明申请符合本项目指南中的资助研究方向,以及对解决本重大研究计划核心科学问题、实现本重大研究计划科学目标的贡献。
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重大研究计划相关的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申请书正文的“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部分论述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2. 依托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完成依托单位承诺、组织申请以及审核申请材料等工作。在2024年6月2日16时前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及本单位项目申请清单。
3. 其他注意事项。
(1)为实现重大研究计划总体科学目标和多学科集成,获得资助的项目负责人应当承诺遵守相关数据和资料管理与共享的规定,项目执行过程中应关注与本重大研究计划其他项目之间的相互支撑关系。
(2)为加强项目的学术交流,促进项目群的形成和多学科交叉与集成,本重大研究计划将每年举办1次资助项目的年度学术交流会,并将不定期地组织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会。获资助项目负责人有义务参加本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和管理工作组所组织的上述学术交流活动。
4.时间安排
5月30日各单位将申请清单报科技处(qq)
申请书线上提交日期截至2024年6月2日16时
依托单位根据清单于6月2日16时前进行审核
联系方式:张玉霞 87935069
科技处
2024年5月6日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管理办法》,为加强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优化地球科学前沿布局,地球科学部现公开发布2024年度第1期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申请的通告。
一、定位及资助范围
本期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用于资助与地球科学发展相关的战略与管理研究、学术交流、科学传播等活动。包括以下3种类型:
1. 2024年8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在华举办的国际(地区)学术会议和基础研究短期人才培训活动(下文简称“会议培训类”项目);
2. 依托地球科学领域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或相关领域重点实验室(限省部级及以上)开展的面向中、小学生的科学传播和普及活动(下文简称“科学传播类”项目);
3. 地球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下文简称“战略研究类”项目)。
“会议培训类”项目平均资助强度不超过5万元/项,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中国科学家发起并主导的会议或培训活动。“科学传播类”项目平均资助强度不超过5万元/项。“战略研究类”项目资助强度根据研究所覆盖的地球科学领域及其下属一级、二级申请代码自行拟订,原则上不超过30万元/项。
研究期限统一填写为2024年8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二、申报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请资格及限项规定。
1. 申请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2. 专项项目中的科技活动项目不计入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范围。
3. “会议培训类”项目申请人在华举办的国际(地区)学术会议应为国际学术组织发起的、有影响力的系列会议,项目申请人应为组委会主要成员,申请书电子版附件材料须包括国际学术组织授权举办会议的证明材料和依托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正式批文(扫描件)。在华举办的短期培训活动,项目申请人应为组委会主要成员和主讲教师。
4. “科学传播类”项目申请人应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核心成员或重点实验室正式成员,主要参与者中应包括来自中学/小学教育一线的教学/管理人员。以上信息必须在申请书中明确说明。
5. “战略研究类”项目选题应与地球科学部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相匹配。
6. 上一年度或同一年度已获得过地球科学部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资助的负责人,不得连续申请同一类型项目。
(二)提交申请书。
1. 本专项项目申请书采用在线方式撰写。对申请人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管理办法》、本项目指南和《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的相关内容。不符合管理办法、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2)申请人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grants.nsfc.gov.cn/(没有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按照撰写提纲及相关要求撰写申请书。申请人应在项目名称中明确申请的科技活动类型,采用“XXX类:XXX项目名称”的结构。申请书正文应与所申请的类型相对应。
“会议培训类”项目应包括:举办科技活动的背景和意义,组委会组成情况,活动的起止时间、参加范围、规模及潜在影响,重要报告或课程名称及其主讲人介绍,境外拟参会人员名单,预期成果等;
“科学传播类”项目应包括:举办科技活动的背景和意义,活动的起止时间、参加范围、规模及潜在影响,可行性分析,预期成果等。科技活动项目预期成果中必须包括与活动主题相关的调研报告或活动总结;
“战略研究类”项目应包括:学科发展的现状、态势及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战略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方案,可行性分析,预期成果等。
若申请获得资助,调研报告或活动总结将是结题验收的重要材料。以上填写不正确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3)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专项项目”,亚类选择“科技活动项目”,附注说明选择“科学部综合科技活动项目”,申请代码1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地球科学部相应申请代码(以D开头的申请代码)。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4)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预算编报要求的内容,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办法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编制说明》的要求,认真如实编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
(5)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
2. 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具体要求如下:
(1)本专项项目采用无纸化申请方式,依托单位只需在线确认并及时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需报送纸质申请书。项目获批准后,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与之一并提交。签字盖章的信息应与信息系统中的电子申请书保持一致。
(2)依托单位须在截止时间前(2024年6月4日16时)通过信息系统逐项完成审核、确认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提交项目申请清单。依托单位未在截止时间前完成审核,或者未提交项目清单的申请将不予受理。
3.时间安排
5月30日各单位将申请清单报科技处(qq);
申请书线上提交日期截至2024年6月4日16时;
依托单位根据清单于6月4日16时前进行审核。
(三)咨询联系方式。
1. 填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联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中心协助解决,联系电话:010-62317474。
2. 其他问题,可咨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联系电话:010-62327157,电子信箱: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校科技处联系方式:张玉霞 8735069
科技处
2024年5月5日
根据《石家庄铁道大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计划管理办法》(铁大科〔2021〕129号)的文件要求,经专家评审,评选出我校拟资助的2024年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现将拟资助项目负责人名单及相关材料进行公示。公示期从2024年4月25日至5月1日,共7天。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通过邮箱方式,向科技处反映。反映邮件应属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和联系方式。
拟资助项目人员名单:熊清清、康迎杰、靖洪淼、廖昕、王宝森、李姣、王雅茹、刘振亮、张艳辉、樊世旺、张先贺、白晨明、高天、孙志棋、杨志浩、马德良
联系人及电话:张玉霞 87935069
联系邮箱: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附件【2024校优青项目拟资助项目申报人员信息汇总表-公示表.docx】已下载243次
科技处
2024年4月25日
各有关单位:
为充分利用优势创新资源攻克制约石家庄市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石家庄市科技局开展2024年度“揭榜挂帅”制科技项目重大需求征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围和重点
主要围绕我市产业发展瓶颈问题,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重大技术需求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需求。通过市科技局发布榜单,寻求揭榜团队,促成供需对接,充分利用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重点产业转型升级。
征集领域主要聚焦我市新一代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等五大主导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其它领域亦可根据需要提出相应技术需求。
二、征集条件
(一)技术攻关类需求。主要由石家庄市内企业提出技术难题或重大需求,通过市科技局发榜后,由全球范围内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与发榜方不能为同一单位或其下属子公司)进行揭榜攻关。发榜方须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市内独立法人资格、有重大技术需求或技术难题的企业;
2.一般应为行业或领域内有较大影响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
3.技术攻关类项目所提出的需求应聚焦我市企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等,应有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相关产业的技术应用水平;
4.具有保障项目实施的资金投入,且上年度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例一般要达到3%以上;
5.应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社会诚信,近3年(2021年1月1日至今)无不良信用记录和重大违法行为。
(二)成果转化类需求。主要针对全国范围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的重大科技成果,通过科技局发榜后,由市内有技术需求和应用需求的企业(与发榜方不能为同一单位或其下属子公司)揭榜,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发榜方须符合下列条件:
1.全国范围内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且拥有符合石家庄市主导产业发展和技术需求的成熟技术成果;
2.具有拟转化成果的自主知识产权,明确的市场用户和应用范围,能够对石家庄市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关键推动作用;
3.成果须已处于中试阶段(或样机试制成功并通过检测、鉴定),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具备产业化和转化应用条件,且符合石家庄市企业和主导产业的创新发展需求;
4.拥有实施成果转化的技术支撑队伍,须主动参与和协助揭榜方完成成果转化;
5.应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社会诚信,近3年(2021年1月1日至今)无不良信用记录和重大违法行为。
(三)行业共性类需求。充分发挥政府凝练行业内共性技术需求、攻克技术难关,从而促进整个产业发展的主动作用,主要由市科技局面向市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征集技术难题和重大需求,凝练出行业共性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难题,通过发布榜单,征集揭榜方解决行业共性难题。发榜方须符合下列条件:
1.石家庄市地域内的企事业单位、有关行业(产业)主管部门等在行业(产业)创新中存在共性问题的技术需求方;技术需求方为多家参与的,推选1家单位作为牵头发榜方。
2.由市科技局牵头对行业(产业)共性问题需求进行凝练,并明确完成任务的衡量标准、预期成果、最终用户以及具体应用场景。
3.应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社会诚信,近3年(2021年1月1日至今)无不良信用记录和重大违法行为。
三、支持政策
“揭榜挂帅”项目资金坚持多元化投入,以企业投入为主,财政科技资金给予一定补助。经过程序确定的市级“揭榜挂帅”项目作为石家庄市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由市科技局与技术攻关类项目发榜方、成果转化类项目揭榜方、行业共性类项目发榜方签订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补助资金额度经统筹政策导向、项目类型和预期目标等综合因素确定,技术攻关类项目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成果转化类项目最高不超过600万元,行业共性类项目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征集的需求经过审核论证后以榜单形式发布。
四、有关要求
1.我校可填报成果转化类需求和行业共性类需求,请有意向的老师按申报类别提交《石家庄市2024年“揭榜挂帅”制科技项目重大需求征集表》一式三份(加盖公章)及电子版报送至科技处。
2.需求填报方确保信息不涉密、可公开。相同研究内容或成果已获得国家、省、市财政科技资金支持的,不得重复申报和多头申报。
3.本次技术需求征集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17日。
联系人:赵雅坤,0311-87939715
邮箱: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科技处
2024年4月25日
附件【1 《石家庄市2024年“揭榜挂帅”制科技项目重大需求征集表(技术攻关类)》.docx】已下载47次
根据铁大科技[2023]47 号:石家庄铁道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修订)的文件要求,经专家评审,评选出我校拟资助的2024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现将拟资助项目负责人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从2024年4月25日至4月29日,共5天。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通过邮箱方式,向科技处反映。反映邮件应属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和联系方式。
拟资助人员名单:张飞、郇君虹、张春波、冉庆选、胡洁、杨帅、赵金翠
联系人及电话:张玉霞 87935069
联系邮箱: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科技处
2024年4月25日